第六百五十一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-《隐龙惊唐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永济渠东,清河崔氏,也一样上演着这一幕。

    只是与博陵不同的是,清河崔氏族中的异议几乎与田产无关。

    清河崔氏,一样要追溯到东汉。

    崔业的八世孙崔密,率族南迁。

    崔密有两子,一子特出名——崔琰。

    崔琰也有两子,崔谅、崔钦。

    崔谅为晋中书令。

    由此逐渐蔓延开来。

    直至北朝,清河崔浩历仕北魏道武、明元、太武帝三朝,官至司徒。

    只是到了如今,一样被皇帝忌惮、遏制。

    所谓唇亡龄寒,崔杼唯崔尚马首是瞻,这就是其原因之一。

    抱团取暖嘛。

    “雍照兄,你与崔尚一起为了当朝摄政王出了不少力,可如今博陵已经送女入了王府,来日至少一个摄政王侧妃是跑不了了,可我们呢?”

    “就是,我们出力不比博陵少,风险担得不比博陵少,到头来,便宜全让博陵占了。世人还道清河崔氏无女呢?”

    “依我看,咱也得送一女入王府,不遑多让,以使博陵专擅于前。”

    崔杼听得是头都快炸了,他早已解说的是口干舌躁。

    可架不住这七嘴八舌啊。

    幸好崔杼也有叔父,都说家有一老,如有一宝。

    这世道,谁家没一、二老者当镇宅之宝啊?

    崔逞是崔杼叔父,只是崔逞无子,仅有三女,皆嫁于其余四姓人家。

    崔逞在清河份量极高,一是辈分高,二是与其余四姓皆有姻亲。

    所以,他的话语权仅次于家主崔杼。

    此时,崔逞开口道:“杼儿啊,你族兄弟们说得对啊,我清河崔氏打有记载起,便显赫于博陵,至北齐方被博陵追至平起平坐,到后来反倒是被博陵压了一头。如今,好不容易有了追平的机会,却被你轻易放过,杼儿有过啊。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