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6章 养蜈蚣 (下)-《欢乐神农》
第(2/3)页
蜈蚣有昼伏夜出的习惯。白在窝内栖息,夜间出来活动、觅食。
晚上8时~12时是蜈蚣出来活动的高峰期,天亮以后就难以寻觅它们的踪影了。
所以一般在晚上8点左右喂食最为合适。
而现在刚刚好是晚上七点半。
这次引进大棚的种蜈蚣属四龄(蜕一次皮为一龄)的成虫,雌蜈蚣正处于孕育期(人工饲养的蜈蚣一年四季可以繁殖);按照专家们先前的嘱咐,必须要给其提供足够有营养的食物。
而最佳的食物无疑就是黄粉虫(常见的面包虫)。
因为在这期间雌蜈蚣有大量进食和积蓄营养的习惯,因此必须要使它们吃饱吃好,便于其多产卵;值得注意的是在喂食的时候不宜翻动它们的栖息地,以免蜈蚣受惊而影响到产卵及孵化。
当然每天的投饵量并是一成不变的,需要饲养者在实践中慢慢摸索。
因为每只蜈蚣并非每天都摄食,而是每饱餐一顿后2-3天内不再进食。
但不可能所有的蜈蚣都在同一天取食。另外的2-3天都不取食,因此每天都得投喂,每天投饵量不一定一样多,只能根据经验确定。
如见头一天投喂的饵料全吃光,则第二天略增加一些,如发现有剩余饵料,第二天晚上投饵料时略减一些。
这些就要靠王猛等人自己慢慢去研究体会了。
孕育期的种蜈蚣,除了要投喂充足的饵料外,还需供给足够的饮用水。
每天换水一次,换水时要将饮水盘清洗干净,以免因蜈蚣取食时将食物中的粘液残渣带入水中污染饮用水。
对此,韦乐心中已经有了计较,他准备用空间水来喂养它们。
开着如此逆天的外挂,若再培养不出品质优良的金头蜈蚣,他干脆就买块豆腐撞死得了。
似乎养殖蜈蚣很容易的说,但如果有人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!
接下去的工作那才是重中之重!
所谓“养殖”就是既要饲养,又要繁殖。
想要赚大钱,就必须做好种苗繁殖的工作。
作为为卵生动物,蜈蚣的寿命在6-10年。
在其产卵期间,大棚内的温度要严格保持在20-28摄氏度。湿度不宜太大,控制在50%左右就即可。
关于这一点,韦乐毫不担心,新建大棚的各种施舍非常完善。
需要注意的是。蜈蚣在产卵时最怕受到惊扰。
若受惊扰,它就会停止产卵或将卵粒全部吃掉,这就是蜈蚣的保护性反应。
因此,在蜈蚣产卵时,一定要保持环境安静,不要有大的噪声,不要去翻窝观看。
一般来说,蜈蚣产卵、抱卵孵化的时间大约为一个半月左右。
当然,若是用空间水来饲养,整个过程肯定会大大缩短;预计一个星期左右就够了。
这是韦乐根据饲养其他动物的经验。大致得出的判断。
这期间。雌蜈蚣一直不吃不喝。不离卵或幼体,精心守护着。
此时就要特别注意,务必将棚内湿度控制在60%-70%之间。使其栖息的窝穴保持适宜的湿度,同时把温度控制22-35度之间。
如果温度、湿度不合适,过高或过低都会使孵化终断,胚胎停止发育而死亡。
若是发生这种情况,那就意味着一张张软妹纸打了水漂......
鉴于此,“专家们”已经将各种注意事项对王猛等人反复叮嘱了好几遍。
谁出错,就扣谁的钱!这可是跟奖金挂钩的!
相信他们肯定会牢牢记在脑中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