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云龙同志,你刚才说,愿做先锋,跨海作战。 决心很大,气魄很足!这很好!军人,就该有这股子气!” 他话锋一转,目光如同实质般落在李云龙脸上: “但是,打仗,尤其是打这样一场前所未有、举世瞩目的渡海登陆作战,光有决心和气魄,远远不够。” “我要问你,也问问我们自己:” “到底有多大把握?” “我们需要一个清醒的、基于事实的判断,而不是一腔热血的口号!” 李云龙挺直了腰背,眼神中的火焰并未熄灭,却燃烧得更加沉静、更加锐利。 他深吸一口气,没有立刻回答。 因为他深知,这个问题的答案,绝不是他李云龙一个人能拍着胸脯给出的。 它需要最严密的推演,最精确的计算,最充分的准备,以及…对最坏情况的清醒认知。 “报告!” 李云龙的声音沉稳而坚定,带着军人的坦诚, “跨海作战,解放宝岛,是前所未有的硬仗! 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! 任何轻言‘十拿九稳’的保证,都是不负责任!” “但是!” 他语气加重,目光炯炯,“我军在现代化、正规化建设, 尤其是在两栖登陆、海空协同、后勤保障等方面,取得了长足进步! 部队士气高昂,求战心切!” “具体的把握,需要组织最精干的力量,进行最详尽的敌情分析、战场环境评估、兵棋推演和后勤保障能力核算!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,而是一个需要建立在坚实数据和周密计划基础上的综合判断!” “我请求,” 李云龙站起身,郑重请命, “由我牵头,立即组织总参相关部门、各军兵种负责人、情报分析专家,成立专项研究组! 进行封闭式作业! 一个月内,拿出初步的可行性评估报告和战役构想草案,向您和军委详细汇报!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