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1953年深冬,北京,志愿军高级军官休养所。 李云龙刚结束一场冗长的战术研讨会,脑子里还嗡嗡回响着沙盘推演和理论争辩。 他甩掉大衣,胡乱扯开风纪扣,一屁股陷进沙发里,拿起桌上一个馒头就啃。 桌上摊着几份文件,是关于部队整编和现代化建设的草案,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新时期的陌生感,远不如作战地图看着顺眼。 “他娘的,这坐办公室比打仗还累人…” 他嘟囔着,嚼着干巴巴的馒头,目光有些发直地望着窗外翻飞的雪幕。 仗打完了,可心里头某个角落,总觉得空落落的,像缺了点什么。 金戈铁马的喧嚣远去,留下的不只是荣光,还有一种难以言说的疏离和疲惫。 笃、笃、笃。 敲门声很轻,带着点小心翼翼的试探,在风雪呼啸的背景音里几乎被淹没。 李云龙皱了皱眉,以为是勤务兵送热水,头也没抬,粗着嗓子喊: “门没锁!进来!” 门轴发出轻微的“吱呀”声,一股裹挟着雪沫的寒气先涌了进来。 李云龙不耐烦地抬眼望去—— 门口站着两个人。 前面是赵刚。 他脸上却挂着一种李云龙许久未见的、带着点促狭又极其温暖的笑容,那笑容仿佛能融化门外的风雪。 而站在赵刚身后半步的那个身影,让李云龙如同被一道无声的惊雷劈中! 啃了一半的馒头“啪嗒”一声掉在文件上,滚了几圈,沾满了墨迹。 那是个女人。 穿着一身洗得发白、却浆烫得十分平整的深蓝色棉布袄裤,围着一条半旧的灰色毛线围巾,遮住了大半张脸,只露出一双眼睛。 那双眼睛…李云龙太熟悉了! 她手里紧紧攥着一个不大的蓝布包袱,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。 肩膀上、头发上也落满了雪,像个赶了很远很远路的雪人。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。 屋外的风声,暖气管里水流的声音,甚至自己的心跳声,都消失了。 李云龙像一尊泥塑木雕,僵在沙发里,嘴巴微张着,眼睛瞪得溜圆,死死地盯着门口那个身影。 “老李?” 赵刚的声音带着笑意,打破了这诡异的寂静。 他侧身让开一步,轻轻推了推身后僵立的女人,“别杵门口了,快进来,风雪大。” 女人像是被惊醒了,身体微微一颤。 她迟疑了一下,才抬起脚,迈进了温暖的房间。 她摘下围巾,露出一张饱经风霜却依旧清秀的脸庞。 岁月的刻刀在她眼角眉梢留下了清晰的痕迹,皮肤有些粗糙,带着常年劳作和北方风沙的印记,脸颊上甚至还有一小块冻疮未愈的红痕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