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她摸出手机,打开录像功能对准屏幕。 镜头里,进度条像一条缓慢爬行的虫。 终于走完时,导出的Excel表格里少了三笔去年冬天的危房改造补贴记录。 她的呼吸骤然急促,指甲掐进掌心,留下四道月牙形的红痕,却没急着声张—— 肖锋教过她,要等网收得差不多再拉绳。 U盘插进电脑的瞬间,硬盘发出细微的嗡鸣,像某种活物被唤醒。 她把原始备份拷贝进去时,听见自己心跳声盖过了窗外的虫鸣,血液在耳膜里冲撞,像潮水拍打礁石。 等锁好办公室门,月光已经爬到了老槐树梢,蓝布包压在小腹上,里面的U盘像块烧红的炭,烫得她不敢深呼吸。 次日清晨,肖锋的茶杯还没续上水,小陈就撞开了门。 她的蓝布包带子勒得手腕发红,U盘往桌上一放,金属外壳还带着她体温的余温,指尖触到桌面时,留下一道淡淡的湿痕:“他们不是想查我,是想用新系统洗掉旧痕迹。” 他没接话,只是推过去半块桂花糕—— 这是今早村头王婶硬塞给他的,说“肖书记总熬夜,得垫垫肚子”。 糕点还温着,甜香混着油纸的气味在空气里散开。 小陈盯着那点甜香,喉结动了动,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U盘接口,金属边缘微微发烫: “昨晚导出旧账时,延迟了十七分二十三秒,我录屏了。” 肖锋的指节在笔记本上敲出轻响,像雨点落在铁皮屋顶。 目光扫过她眼下的青黑,那下面藏着彻夜未眠的重量:“做得好。”他翻开本子,“可信名单”里“陈秀兰”三个字被他用红笔描了两遍,笔尖几乎划破纸页。 “现在,用新系统跑一遍近三年报销记录。” 下午三点,小陈的惊呼从办公室传来。 肖锋推门时,看见她盯着屏幕,手指死死攥着椅背,指节泛白,塑料扶手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声:“肖书记你看!” 屏幕上,原本分散在各村卫生室、合作社、修路队的报销记录,在算法归集中逐渐聚成三个陌生账户—— 7371、7372、7373,尾号和那几条威胁短信如出一辙。 “这不是漏洞。”小陈的声音发颤,像风中一根绷紧的弦,“是设计好的分流机制。” 肖锋摸出手机,翻到老魏的号码。 对方接通时,背景音里有玻璃相碰的脆响,像是在某个包厢里,冰块在杯中旋转,酒液晃动的声音清晰可辨:“肖书记啊,听说你们村进度最快?” “多亏您推荐的好系统。”肖锋压着嗓子笑,声音低得像从地底传来,“我们这种落后村,总算能跟上节奏了。”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,传来冰块落进酒杯的轻响,清冷而刺耳:“你倒是识趣。” 第(2/3)页